太陽底下是土地,土地上立著一位大寫的人——農人,他就是袁隆平。 袁隆平和他的科研團隊,接連帶給我們好消息:第三代雜交晚稻新組合表現優勢強,產量有重大突破,實現了畝產1000公斤!袁隆平高興地說:“達到預期,很滿意!”而在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的鹽堿土地上,袁隆平團隊研發的海水稻
10月末,我國最大的商品糧基地、產糧第一大省黑龍江秋收接近尾聲。近日在黑龍江一些糧食主產區走訪發現,顆粒歸倉的背后,蘊藏著許多現代農業發展的“豐收之喜”。 一喜:從賣稻谷到賣品牌大米。 黑龍江省通河縣富林鎮五合農民水稻種植合作社聯合社院落內,堆滿了剛收獲的稻谷。聯合社總經理李久明并不急著出售。
得農村者得未來”已成為電商行業共識,隨著“雙11”的臨近,包括農產品電商在內的各路電商忙得不可開交。不過,特色農產品在成為電商零售新貴的同時,也面臨電商品牌林立、產品越來越不可控等問題。 在業內人士看來,問題背后的原因既有農產品自身的問題,也有傳統電商先天性不足的問題,在十年粗放性紅利之后,電商瓶頸日益凸顯。
多年的品牌推廣和質量保證使公司擁有相當穩定的市場和良好的口碑